試讀下列一段文字: 中國哲學中,與文化發展關係最密切的是關於價值的思想學說。儒家強調道德的價值,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好仁者無以尚之」,就是認為道德是至高無上的,人們為了實現道德,可以犧牲性命:「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更明確肯定人人都具有自己的價值:「人人有貴於己者」,他認為這固有的價值是天賦的,是別人不能剝奪的。而這固有價值的內容就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的品德。儒家的觀點可稱為道德至上論。墨家強調「天下之大利」、「國家百姓人民之利」,認為公共利益是最高的價值,道德的最高準則就是天下之大利:「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墨家的觀點可稱為公利至上論。道家強調價值的相對性,認為儒墨所講的仁義都只有相對的價值。莊子宣稱:「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相貴賤」,認為價值差別只是主觀的偏見。道家的觀點可稱為相對價值論。法家與儒家相反,完全否認道德的價值。韓非說:「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吾以此知威勢之足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也」。他專講嚴刑峻法的效用,否認道德教育的功能:「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這種觀點可為道德無用論。
秦朝用法家的學說,兼併了六國,但統一六國之後,不久即陷於崩潰,證明法家思想不足以維持長治久安。漢代獨尊儒術,自兩漢至明、清,儒家的價值觀佔有統治地位,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儒家反對追求個人私利,強調道德理想高於物質利益,這對於精神文明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儒家雖然沒有排斥公共利益,但也不重視道德理想與公共利益的必然聯繫,其結果未免脫離實際,陷於空疏。這種傾向在宋、明理學中更明顯地表現出來。
張岱年《文化與哲學》
參考答案:
本文的主要論點:
作者在本文中討論了儒道墨法四家的價值觀,以為儒家強調道德的價值,人們為了實現道德理想,可以犧牲性命;孟子明確肯定人人都具有自己的價值,而這固有的道德價值內容就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的品德。墨家認為公共利益就是最高的價值,道德的最高準則就是天下之大利。道家則強調價值的相對性,認為儒墨所講的仁義都只有相對價值。而法家卻專講嚴刑峻法的效用,否認道德教育的功能,主張道德無用論。秦用法家而敗亡,證明法家思想不足以維繫長治久安。漢代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成為文化的主導思想,但並不重視道德理想與公共利益的必然聯繫,未有注意到墨家的優點,不免脫離現實。
本文的主要論點:
綜觀全篇,作者對這四家的價值觀作了個別分析,而集中道德上的批判。可說比較公平客觀,能夠指出其中的得失,沒有特別堅持某家的學說。但只是著重於道德,而有關生活上的問題,尤其經濟上的問題,則沒有涉及。而且,作者特別著重論述儒墨法三家在漢以後的影響,卻沒有提及道家。其實在漢以後,道家的影響力很大,士大夫入則儒,出則道,幾乎已成了常規。作者卻略而不談,不免缺失。
唐君毅對儒道墨法四家學說的評述:
唐君毅對儒道墨法四家的學說有提出評論,但所著重的是思想政治教化方面,以為儒道墨三家學說,都有重和平精神:儒家講平天下,講大同,反霸道;道家講和天下,在宥天下,反霸道;墨家講一同天下,講天鬼仁愛之道,反霸道;以為只有法家是尚戰爭,講霸道;但漢代以後,中國的政法即以文治為主。仍然不及民生及經濟等問題。全文特別著重儒家的道德價值觀,主要內容為對儒家於人生意義、人倫道德、人格修養、人文化成的智慧的認識。又以為儒家學說本較他家為周備,主道並行而不相悖;道家重思想自由;中國人之所以最富於寬容博大的精神,而不箝制學術文化的自由發展,正由儒與道家這種精神培養。明顯地,唐君毅於儒家之外,兼重道家。
兩篇文章內容重點的比較及評論:
唐君毅與張岱年論四家學說,所著重的地方大略相同,仍然是政治和道德問題,用這個觀點來談中國文化,似乎不夠全面;與實際的生活不免脫節。
如果能夠指出這四家學說的社會經濟觀,對討論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會更有價值。這是論中國文化問題的人,所少有措意的地方。陳之藩說得好,只聽到復古派的人大談魏晉玄學和唐宋詞章,卻不見談到過珠算、火箭、礦冶瓷陶、水利建築等務實之學,其實這些也是中國文化,而且是重要的部分。我們今日討論中國文化的問題,如果仍然只在先秦諸子學說中兜圈子,似乎是有點不切實際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