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細讀下列一段文字:

 

中國傳統處境的特性之一是「匱乏經濟」,正和工業處境的「富裕經濟」相對照。

 

傳統匱乏經濟的形成有著許多條件。首先,中國是個農業國家,中國人民的生活多少是直接用人力取給於土地。土地經濟中的報酬遞減原則限制了中國資源的供給。其次,我們可耕地的面積受著地理的限制,可耕的地都耕了。這個舊世界是一個匱乏的世界,多的是人,少的是資源。勞力便宜,節省勞力的工具不必發生。不進步的技術限制了技術的進步,結果是技術的停頓。技術停頓與匱乏經濟互為因果,於是有知足安分的觀念發生了。

 

從這個角度去看傳統的儒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對他的領會。我常覺得我們這位萬世師表所企圖的是規劃出一個社會結構,在這個結構中有著各種身分(君臣父子之類),每個人在某種身分中應該怎樣想,怎樣做。身分安排妥當,大家安分的生活下去,人生的興趣就在其中。承認自己所處的地位,自動的服從於這地位應有的行為,也就是「克己」。

 

我並不知道在傳統社會中的中國人是否快樂,但是知足的態度卻使他們不能欣賞進步的價值。知足、安分、克己這一價值觀念是和傳統的匱乏經濟相配合的,共同維持著這個技術停頓、社會靜止的局面。

 

我決不願意對這傳統有絲毫的留戀,在一個已經工業化了的西洋旁邊,決沒有保持匱乏經濟在東方的可能。我不反對我們能置身當年情景欣賞傳統的幽美,但這欣賞並不應阻擋我們正視現實:這一個利用自然動力,機器,和龐大組織的生產方法;這人口匯集,車如流水的都市;這財富的累積,無饜求得的社會,這疾如流星,四通八達的交通;這已經發現了利用原子能的新世界──這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在西洋所發生的那一套生活方式,這是一個豐裕的經濟。

費孝通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結癥》

 

試評述這段文字的觀點。他對中國文化的評價,和唐君毅《與青年談中國文化》一文所說的有甚麼不同﹖試說出你的意見。

參考答案:

 

費孝通指出:中國傳統處境的特性之一是「匱乏經濟」,正和工業處境的「富裕經濟」相對照。形成傳統匱乏經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中國是個農業國家,多的是人,少的是資源。由於勞力便宜,節省勞力的工具不必發生,所以技術不能進步。技術停頓與匱乏經濟互為因果,於是產生了知足安分的觀念。

 

傳統的儒家思想,企圖規劃出一個社會結構,每個人承認自己所處的地位,自動服從於這地位應有的行為,也就是「克己」。知足、安分、克己這些價值觀念是和傳統的匱乏經濟相配合的,共同維持著這個技術停頓、社會靜止的局面。

 

作者提出,在今日來說,不必再對這傳統有絲毫的留戀,應該正視現實:自從工業革命之後,在西洋所發生的那一套生活方式,是一個豐裕的經濟社會。中國的社會,應步向富裕社會的模式來發展。

 

作者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明中國的經濟是匱乏的經濟,認為對過去的傳統不必留戀,要努力追求西方的富裕經濟的模式。西方富裕經濟的狀況是:利用機器生產、建設都市、累積財富,要無饜求得。他提出要追上富裕經濟,則知足安分和克己的觀念應該要改進。

 

作者只從經濟角度著眼,而忽略了文化背景,單從科技經濟方面要求追上西方的說法,已證明不可行,還需要其他環節,例如政治的改革、價值觀的改變等互相配合,才可以追上富裕裕經濟的社會。

 

唐君毅中國文化的評價,以為在中國的傳統思想中,人所追求的是人的尊嚴。

 

其最重要處乃是在人禽之辨。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地方,就是人具有仁義禮智之性。如果能夠加以擴充,可以樂觀彼萬物之生生不已,贊天地之化育;可以實現各種平等理想,表現驚天地泣鬼神的氣節;可以尊敬父母及一切對人類文化有貢獻的人;可以明辨是非,追求真理。所以能夠在天地萬物之間,建立一個人的世界。由朋友之倫的推廣,可以見出中國學術文化最富於寬容博大的精神,所以沒有箝制學術文化的自由發展,由酷愛和平因而極能反抗侵略。至於中國古代文化的藝術精神,即融於一般的社會文化生活中,使中國的人生情調在本質上即富有藝術意味。至於中國的哲學,主要內容為對於人生意義、人倫道德、人格修養、人文化成的智慧的認識,而表現於整個文化精神中。

 

中國文化的看法,兩篇文章的論點並不相同:

 

(1)費孝通以為知足、安分、克己的思想,可以穩定社會,減少紛爭,但是中國社會卻從此停滯於農業的匱乏經濟社會中,不能進步。因此他描述了西方富裕社會經濟的模式,提出要追上西方的富裕社會,中國才有進步。所以知足安分克己的思想,必須要改進。

(2)唐君毅則純粹從文化度去立論,以為儒家思想正是中國人文精神的表現,使學術文化得以發展;卻沒有從經經濟方面去探討。

評論:

  1. 中國傳統文化者,少有從經濟方面立論:

 

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落後的原因,就是因為科學不發達,生產方式得不到改善,於是財富不能集中,而使經濟變得匱乏。而科技不發達,就是因為人力資源太充足,節省勞力的工具不必發生。不進步的技術限制了技術的進步,結果是技術發展停頓,而經濟發展也停頓。所以在現實的層面來說,費孝通的說法是可以取納的。歷來論中國傳統文化的人,似乎不會從經濟這一方面著眼,也許正如殷海光所說,讀書人是士的階級,生活有人供養,最多是日子過得苦一點,卻也不必為經濟而擔憂。

  1. 不應只著重從經濟方面去改革:

 

其實今日要中國走上現代化,只是在經濟方面改革,還是不可以的,必須要互相配合,逐步接受科學和民主,以利於經濟改革。為了適應,不得不作若干新的選擇,逼使原來的農業社會轉向工商業發展;但仍需要保留傳統道德倫理價值,而且,最有效的辦法是改變我們的價值取向,在現代社會中取得協調。因為民主、自由、平等、現代化等一類的社會價值,已經是一個世界性潮流,是沒法阻止的了。

 

  1. 要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

 

將來的可能演變是:農業必須受到重視,因為中國絕大部分人口是農民。英國史學家湯恩比曾經指出:中國沒有走上放棄農業、快速發展工業化、踐踏自然、破壞人性的西歐近代化道路,而著重於農耕地面積、森林面積、沙漠面積、荒野面積的平衡問題,鄭重地致力於維持人與自然的平衡。以為這種保持農業和工業平衡,並圖謀在某種程度上保持城市和農村的均衡而展開的中國的建設方式,有可能成為與西方近代不同的、充滿希望的第三種道路(第一種是農業,第二種是工業)。我們可以相信,這的確是中國走上現代化的其中一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