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本文中引述倪約瑟的話說:

「我現在敢作下面這個有刺激性的議論。如果以往中國有西方那樣的氣候、地理、社會和經濟的因素,而西方則有中國那樣的情形,那麼,近代科學定必發生於中國而不發生於西方。」

究竟中國在地理、氣候、社會和經濟的因素和西方有甚麼不同,使科學不能發生於中國﹖除了這四項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足以說明中國科學落後的主要原因﹖試就所知,加以論述。

 

參考答案:

中國科學所以落後於西方的原因,據倪約瑟的說法,有地理、氣候、社會和經濟等四項因素。

(1)地理因素:

在地理方面來說,歐洲由波羅的海地中海黑海亞德里亞海等分割的一些島嶼,航海生活十分重要;人民比較進取,富有冒險精神,能促進重商主義的興起。中國則是具有相對短的海岸線國家,適合以農立國,依賴精耕細作的農業;人民生活比較保守,安土重遷。

(2)氣候因素:

在氣候方面來說,歐洲有充足的雨量,許多地區的穀物是豐富的,不必做大量的灌溉或蓄水的工作。而中國降雨則是季候性的,雨量高度集中,到處需要蓄水以方便灌溉,蓄水工程比世界任何國家都大得多。

(3)社會因素:

在社會方面來說,由於航運發達,商人階級興起,財富得以積聚。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商人在整個國家的政治經濟中佔了重要地位。當封建解體時,皇室的地位需要商人階級支持,資本主義代之而興,形成有利於科技高速發展的社會。近代科學的興起就是發生在資本主義上升的時期。中國在封建制度破壞後,君主制度成了惟一的政體,需要管治和利用大量的人力,出現了官僚制度,阻止了商人階級的興起和資本主義的來臨。為了灌溉的需要,於是興築大運河把北方的京城和南方的地區城域聯絡起來,所有這一切都是靠「苦力」來作的。為了從事這些巨大的工作,管理這數百萬勞動人力,不得不依靠考試來選取這批管理官僚,科舉考試便由此而興。人民如果要致富顯貴,可以有科舉這條門徑。商人階級的發展,當然不如西方,間接地也剝奪了傳統科技高度發展的可能性。

(4)經濟因素:

在經濟方面來說,西方由於航運發達,生活接觸面較廣,對生活的要求也因此而提高,對新器具、新產品或新發明的要求特多,刺激了經濟的發展,科學因而發達。而農業社會的經濟成果只求溫飽,在當時生產力低落的時代來說,能溫飽已是最高的要求,於是養成中國人知足常樂,樂天知命的人生觀。由於對生活的要求簡單,以農業社會的經濟條件來說,自然談不上累積財富,所以中國的經濟發展極為緩慢,而且固定於一種模式。由於這四個客觀的條件不同,所以科學不興盛於中國而興盛於西方了。

倪約瑟所說的四項,固然是造成中國科學落後的原因,而其實都是外在因素,不足以全面說明問題的癥結所在。

 

倪約瑟後來又發表了《大滴定──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一文,再就內在因素的影響,來說明這個問題。指出中國缺乏「上帝的安排」和「自然法則」兩個概念:

 

1.中國文化是祖先崇拜的,相信永恆的「道」及「自然有機體論」,以為宇宙萬物都是和諧而互相合作。西方則有一種創造主的宗教信仰;相信宇宙由原子構成,以及機械假定論。

2.更由於對法律上自然法則的信仰,而開始走上科學的「自然法則」的構念架構。近代型自然科學的產生,早期即建基於「自然法則」的樸素思維方法。而這種樸素的思維方法,又是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和哲學系統所缺乏的。

這兩點都可以補充外在因素說的不足。

由於西方的科學突飛猛進,只不過是近三百年的事,而竟然可以迅速凌駕於中國之上,中國學者也提出了種種不同而可以互相補足的說法。梁漱溟以為中國人歷來重人事而輕物理,長於理性而短於理智,所以科學思想是貧乏的。

謝幼偉以為中國人重實踐而輕理論,重經驗而輕實驗,重直覺而輕觀察;

林語堂以為中國人長於心靈的感通與內省的功夫而拙於對事的分析和邏輯推理的能力。

張君勱則認為中國人往往缺乏好奇心,而少有顧及思想之形式或體系;只重書本上文字的考究,而少有以大自然為研究的對象;只知抱殘守缺,而少有貫通;只知尊重傳統,少有深思,而忽視名詞與定義等,這些都是中國學術不能發達的原因。

余英時則指出,要追溯西方科學發達的原因,必須上溯至希臘時代。運用理性以獲得真理是西方文化自希臘以來的一貫精神,而科學真理具有實用性則是次一級的問題。中國思想,尤其是傳統的儒家思想,比較注重實際,貼切於人生,注重人文領域內的問題;有內在系統而無外在系統。抽象化、理論化、邏輯化的思考方法不是中國的特色,也不受重視;缺乏了「為真理而真理」、「為知識而知識」的精神。所以中國科學不發達,也自有其文化背景的。

所以,毛子水的論述並不全面,有許多地方需要再加補充說明,才可以見出中國科學落於西方之後的現象。